2010/5/26

2010/5/20

沿着耶稣的足迹(38)使徒保罗的功绩

一个雨过天晴风和日丽的艳阳天,我乘坐着豪华的旅游大巴上,赶往以色列北部的古城凯撒利亚。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沿途所到之处的自然景观令我目不暇接,以色列的自然景观是极富变化的,尤其让人感到惊叹的是这样一个面积如此之小的国家竟然拥有相当于一个大洲的范围才会拥有的各种地形和自然景致。以色列既有着森林覆盖的高地,又有着美丽富饶的绿谷,既有着多山多谷的沙漠,又有着景色秀丽的海岸平原,既有着属于亚热带的约旦山谷,更有着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死海,如果在白天乘坐飞机俯瞰着这个细长的地中海滨海国家的时候,展现在眼前的大自然的神功之作给我们造成的视觉是何等的震撼啊!美丽的迦南地,风光何其美啊!

我来到了凯撒利亚,这是一座还没有完全被发掘出来的古城,被发掘出来的部分被开辟成了国家公园。凯撒利亚在希伯来语里就是凯撒之城的意思,它是希律王的得意之作,希律王对希腊和罗马文化推崇备至,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侈的欲望,为了把以色列建成他荒淫无度的乐园,他制订了规模宏大的建筑计划来实现他的愿望,他要建立一些流芳千古的伟大城市。为了巴结凯撒大帝,在凯撒利亚建造完成之后,希律王把它送给了凯撒大帝。

我走在凯撒利亚古城的古街道上,走在这片曾经那般美丽的土地上,此时已是雨季,海风潮润拂面,中东的炎炎烈日正照耀着地中海海边的这座古城,习习清爽的海风从海面上阵阵出来,海风吹拂着沧桑的凯撒利亚,好像要把积淀在古城遗址上的千年尘土吹拂开来,以让它露出些许往日的辉煌与峥嵘。

我来到了一个海港码头,这里是当年使徒保罗多次去意大利传播基督福音时出海的码头,也是以色列到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最近的一个海港码头。凯撒利亚曾经是以色列王国在地中海的第一大海港,但物换星移,随着历史的进展,岁月的变迁,沧桑的历史已经使得这里的辉煌不再,此时映入我眼帘的只是那些断柱横七竖八地浸泡在那历经千古而永远不变的地中海的海水中,惟有忍受着年复一年的海浪的不间断的侵蚀。

我走上堤坝,沿着当年使徒保罗去往意大利的那个码头走向尽头,我的脚下就是清澈的地中海,蔚蓝色的天空映得海面上的层层涟漪轻轻地在水面上飘荡着。我走到了码头的尽头,停住了脚步。此时,我仿佛看到保罗正提着自己的行装,登上那拥挤不堪的客船,客船向海中慢慢驶去,愈来愈远,它正在驶往欧洲,保罗的目的地就是地中海边的欧洲国家意大利。

保罗也叫扫罗,曾经是一名激进的法利赛人,他疯狂地镇压和参与杀害基督徒,他曾经是基督徒人人痛恨的魔鬼,《使徒行传》记载,保罗坦诚地说“从前我自己以为应当多方攻击拿撒勒人耶稣的名。我在耶路撒冷也曾这样行了。既从祭司长得了权柄,我就把许多圣徒囚在监里。他们被杀,我也出名定案。在各会堂,我屡次用刑,强逼他们说亵渎的话。又分外恼恨他们,甚至追逼他们直到外邦的城邑。”

一天,保罗赶往大马色去镇压那里的基督徒,在旷野里他遇到了耶稣向他显现,他叙述说:“我在路上,晌午的时候,看见从天发光,比日头还亮,四面照着我,并与我同行的人.我们都仆倒在地,我就听见有声音,用希伯来话,向我说,扫罗,扫罗,为什么逼迫我。你用脚踢刺是难的。我说,主阿,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你起来站着,我特意向你显现,要派你作执事作见证,将你所看见的事,和我将要指示你的事,证明出来。我也要救你脱离百姓和外邦人的手。”

耶稣用话语教训了保罗,也用话语打动了保罗,耶稣给他指出了一条新生的路。真正见证了耶稣显现的保罗此时完全明白了,耶稣确实是神,耶稣的神迹绝不是传说,保罗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信了主,他成了基督教的积极传播者。保罗的所为遭到了法利赛人和贵族们的仇视,他在传道过程中差点儿被人用石头砸死,但是他勇敢地面对这一切,他成了一名坚定的基督徒。

后来,耶稣又在耶路撒冷向保罗显现,指派他到外邦去,“你去吧。我要差你远远地往外邦人那里去。”从那以后,保罗开始了第一次到意大利去传道的历程,当时去意大利都是由海上走的,而凯撒利亚的这个码头是到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最近的一个海港码头,他从耶路撒冷来到了凯撒利亚,从这个码头出发,去了意大利的罗马。

保罗曾经三次远渡意大利,他是将基督教传播到以色列境外的第一人,也是在基督教中具有崇高地位的人,他为了基督教在全世界的传播呕心沥血,他成了基督教教会的灵魂人物,他时常向各个教会的领袖作报告,向犹太百姓传播基督思想,他为基督教会设立了“合宜的组织和规矩”。由于他的积极活动,官府逮捕了他,但是他依然坚持真理,他被关押在凯撒利亚的监狱里。

保罗几次被释放又被捕,最终他还是被杀害了,在他被杀害前,他说:“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使徒行传》”

由于保罗的不辞劳苦和辛勤传播,基督教在意大利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后来,基督教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又被传回了亚洲,再后来,基督教被传播到了美洲和非洲,终于,基督思想被传遍了全世界,不管是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还是其他种族的人,也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乃至村野草民,他们中间都有基督徒的身影,这就是当年耶稣安排保罗到外邦去,传播他的思想的结果。

随着基督思想的传播,罗马人接受了耶稣,他们奉耶稣为救主,耶稣在西方世界越来越受到推崇,已经死去了的保罗也备受推崇。后来,意大利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保罗所传播去的耶稣基督思想演变为天主教,于是,意大利就出现了天主教,使徒保罗被奉为天主教的创始人,值得说明的是,天主教成了一门敬奉偶像的宗教,而基督教则是完全拒绝偶像的,双方其实是分歧了。

再后来,天主教又出现了教皇,长期以来,天主教成了统治人们思想的一种貌似官方的政权机构,罗马教皇成了统治人民的精神领袖,这一切与基督教的宗旨就更相去甚远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天主教信奉的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耶稣反倒成了次要的,而基督教则是把耶稣的母亲只看作是一位感孕生下了耶稣的伟大的女性,玛利亚和我们一样,只是个凡人,她,不是神。

我离开了码头,走在了寂寥的凯撒利亚古城的遗址上,我的心中陡然生出几许苍凉甚至悲怆的情绪,一时间我仿佛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凯撒利亚这座古城历史文化的震撼人心之处,这里的一切也将会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就要离开凯撒利亚了,我就要离开以色列了,我想,将来无论何时回忆起这个国家的一切,留给我的记忆都将会是清晰的,不会轻易淡忘的,因为,我遍访了这片圣地,因为,我经历了很多,也因为,我感悟了很多。

~ 胡宝星(全文完)

2010/5/19

沿着耶稣的足迹(37)再见,耶路撒冷

我走出了圣墓大教堂,我站在了教堂的大院中,因为刚刚走出有些昏暗的教堂,高悬在空中的那轮火辣辣的中东烈日刺激着我的眼睛一时间难以睁开。我眯起眼睛,我感觉自己的身边走动着络绎不绝的游人。教堂内的庄严,教堂内的凝重,使得刚刚走出教堂的我依然没有平复那无比激动的心情,我想,这恐怕不是我一个人当时的心境,而是每一个走进圣墓大教堂的人所共有的一种庄严而又肃穆的心灵感受。

中东的烈日总是那样的明光而又灼人,万丈光芒洒落在古老而又年轻的耶路撒冷的每一处地方,太阳还是那个太阳,耶路撒冷还是那个耶路撒冷,就像耶稣时期一样,火辣辣的阳光依然照射在耶路撒冷的每一条大街与小巷,也照射在每一个犹太人以及朝拜者的身上。我沐浴在火辣辣的中东阳光下,怀着敬崇的心情,我凝望着眼前的圣墓大教堂,我在仰慕,我在思想。耶稣的肉身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耶稣的思想却留在了人间,就从耶路撒冷这里开始,基督的思想开始传到了欧洲,又传回到了亚洲,后来,它又被传到了非洲和美洲,最后,基督的思想已经传到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

耶稣在骷髅地这里被钉上了十字架,用他的生命为代价,赦免了世人的罪孽。三天后,耶稣复活,四十天后,他当着众人的面,升到天上去了,坐在了天父耶和华的身边。耶稣在升天之前,当着门徒们的面,“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这一切的一切,唤醒了门徒和追随者们那已经遭受了重创的心灵,他们开始了耶稣后的传教,耶稣本来有十二个门徒,因为犹大已经叛变,出卖了耶稣又自杀身亡,所以也就不配再顶着耶稣门徒的头衔了,于是,门徒们经过严格的推举,把忠心耿耿追随着耶稣的马提亚定为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尽管这是后耶稣时期的事了。

《使徒行传》记载:“于是选举两个人,就是那叫作巴撒巴又称呼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众人就祷告说,主阿,你知道万人的心,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叫他得这使徒的位分。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往自己的地方去了。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就这样,耶稣的门徒依然还是十二位。

耶稣的大弟子彼得成了门徒们和追随者们精神领袖,这位曾经的加利利湖的渔夫,如今已经成了基督教的灵魂,他领着众门徒和追随者们继承了耶稣的事业,他们成立了耶稣教会,开始了基督教会萌芽时期的全历程。但是,基督徒们的所为却遭到了法利赛人和贵族们的仇恨,他们勾结官府疯狂地捕捉和杀害基督教徒,这其中最活跃的一位法利赛人就是扫罗,也就是后来成为对基督教的世界性传播做出最大贡献的保罗。当时的保罗是一名法利赛激进分子,在清除基督教的“白色恐怖”中,保罗一马当先,他领着人到处追杀基督徒,《使徒行传》记载:“扫罗却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

当时,信奉耶稣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处理教会内的诸多事务,十二门徒根据民意,选出了七位执事,司提反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也是最受众人喜爱的人,“司提反满得恩惠能力,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迹。”“司提反是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众人敌挡不住。”于是,法利赛人和贵族们就想杀害他,保罗一马当先,率领手下人捉到了司提反,并参与杀害了司提反。那时的保罗,已经成为了基督教徒们痛恨的仇敌。

后耶稣时期的基督教徒们以耶路撒冷为根据地,开始了四处传播基督的思想的活动,十二门徒们已经不再是整天跟在耶稣后面,一切根据耶稣指点来行神迹的那般所为了,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混迹于百姓当中,向他们传播天国的福音,官府自然也没有放过他们,他们四处被通缉,法利赛人和贵族们想把基督教徒斩草除根,保罗率领着手下也是积极地四处寻找基督教徒们,全国各地处于了最严峻的时刻。

我的思想又回到了现在,回到了我身处的耶路撒冷老城。我迈着疲惫的步子,离开了圣墓大教堂,我又走在了圣城的大街小巷里。耶路撒冷老城是依山而建的,城内的地势时高时低,起起伏伏,就像我的家乡青岛的老市区内的那些没有规则的街道一样,纵横交错,如同迷宫一般,我走在圣城中那些用石板铺就的巷道里,我仿佛觉得有一股子中世纪的微微的风,正朝着我迎面扑来,风,穿透了我的身体,风,虚无缥缈地游荡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里。

我走出了耶路撒冷,我告别了耶路撒冷,我离开了这片伟大而又神圣的土地。

~ 胡宝星

2010/5/18

沿着耶稣的足迹(36)天国之路

圣墓大教堂内灯光闪烁影影绰绰,我使劲睁大着眼睛,仔细地观看着四周的一切,因为我不想错过里面的任何一处圣迹,要知道,这里可是基督教最为著名最为神圣的地方啊!我看到参观的游人一拨接一拨地涌入教堂,他们中间有很多是基督徒,作为一名基督教徒来说,能够来到圣墓大教堂,也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呢!当然游人中也不乏一般的游人。

教堂里面开始有些拥挤,但是人们依然能够庄严而又肃静地跟随着各自的队列慢慢地行进,以便于仰慕一个接一个的圣迹。我来到一个小石洞前,这里是苦路的第十四站,也就是苦路的最后一站。我眼前的这个小石洞看上去不足2米宽,但是,这里就是当年耶稣被人从十字架上抬下后,安葬他的遗体的地方。这个小小的墓地是贵族约瑟所购买的墓地,那是为了他自己将来百年之后的安身之地,因为耶稣的精神感动了这位贵族,于是,他就把这块墓地捐献出来,以安葬自己所敬爱的耶稣。

《路加福音》记载:“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议士,为人善良公义。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他本是犹太亚利马太城里素常盼望神国的人。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就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那里头从来没有葬过人。那日是预备日,安息日也快到了。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跟在后面,看见了坟墓,和他的身体怎样安放。”

那一天,耶稣被官兵押解到了这里,这是当时是一个很荒凉的地方,是官府专门对犯人执行死刑的乱岗。根据《路加福音》记载,与耶稣同时受刑的还有另外的两个犯人,“又有两个犯人,和耶稣一同带来处死。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

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他的母亲玛丽亚也跟随着人群来到了刑场,当看到自己的儿子被钉上十字架,玛丽亚悲痛万分,耶稣看到母亲痛苦的样子,心里犹如刀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耶稣嘱咐同时也在现场的门徒约翰,要他好好照顾自己的母亲,《约翰福音》记载:“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

耶稣被钉在了硕大的十字架上,他的四肢分别被人用铁钉牢牢地钉在木架上,鲜血从他的伤口流了出来,《马太福音》记载:“他们既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里看守他。在他头以上,安一个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被高高悬挂在半空中,经受着痛苦的折磨,终于,耶稣闭上了他的双眼,离开了这个可憎的世界。《马可福音》记载:“耶稣大声喊叫,气就断了。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对面站着的百夫长,看见耶稣这样喊叫断气,就说,这人真是神的儿子。”

耶稣被葬在了约瑟捐出来的墓地里,为了防止他的门徒盗走耶稣的遗体,“他们就带着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头,将坟墓把守妥当。”但是,三天后,就像耶稣生前对门徒们所说得那样,他,复活了。《路加福音》记载;“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她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正在猜疑之间,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放光。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那两个人就对她们说,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

耶稣复活后,多次在他的门徒及其追随者们的面前显现,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他与他们共餐,他与他们相聚,这一切的一切使得原本已经被吓得四处逃窜的门徒们晓得了,他们所敬爱的耶稣,确实是耶和华的儿子,是为了拯救世人,避免世人因着自己的罪孽而下地狱,他用自己的鲜血洗清了世人的罪孽,从而可以使得世人不致死亡凡得永生。

四十天后,耶稣领着他的门徒和追随者们来到了橄榄山上,他领着大家对天一起祈祷,他为门徒们祈祷,祝福,《路加福音》记载:“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耶稣领他们到伯大尼的对面,就举手给他们祝福。”然后,他在众人的面前腾空而起,升天了。“正祝福的时候,他就离开他们,被带到天上去了。他们就拜他,大大地欢喜,回耶路撒冷去。常在殿里称颂神。”

~ 胡宝星

2010/5/17

沿着耶稣的足迹(35)走进圣墓大教堂

我走进了圣墓大教堂,殿堂内部庄严凝重且幽邃深沉,一些油灯和蜡烛作为照明,烛影摇红,烟雾缭绕,气味扑鼻,我眼里的一切都显得影影绰绰,不甚清晰。朦胧中,但见殿中石柱纵横,圣龛处处,遍布着大量传说中的圣迹和遗物。

基督教已经分为了很多的教派,大家都奉圣墓大教堂为圣地,因此长久以来就争相在此占地盘,所以也就造成了圣墓大教堂里面的大教堂里套着小教堂,不同的教堂又都归属不同的教派。在里面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场面了,我看到在教堂正厅东角的半圆形台阶上去,有一块突出地面约15米高的巨石,我知道这块巨石就是被称为“骷髅地”的“各各他”石,耶稣当年就是在这块巨石上被钉死在十字架的。

苦路的第十和十一站都位于右边的天主教堂,这是耶稣被剥去衣裳和钉十字架的地方,就是在这个位置,临刑前的耶稣被剥掉了上衣,几个罗马士兵在抓阄,看看谁能够分的这件衣服,这也应验了《旧约圣经》上的预言,在上帝派来的弥赛亚被害之时,他的衣服被强人剥光并抓阄分掉。

第十二站现在属于希腊东正教会的地盘,那里是耶稣的遇难之处,当年他就是在这个位置被钉在了十字架上。我看到在那高高低低、闪闪烁烁的吊灯和烛光包围中,有一个被巨大的黑色十字架上钉着的耶稣的塑像。教堂的祭坛下放置着一只银盘,在盘子的中央有个小孔,这标记着耶稣的十字架竖立的具体位置。每个基督徒来到这里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在祭坛前跪下,轻轻用手触摸这个银盘,仿佛教徒们以此举来感受一下耶稣当年所经历的苦难。

在这个祭坛两边还各有一个黑盘,那是和耶稣一起受刑的两个强盗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位置,这两个随刑的强盗在十字架上最后作了忏悔,并接受了耶稣的祝福,耶稣答应他们的灵魂可以上天堂了,因此这两个无名的强盗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圣墓教堂的正门大厅是苦路的第十三站,这里有一块膏油石,叫做“涂油礼之石”,是一块蔷薇色的石灰岩板,当时耶稣的尸体被人从十字架上取下,就被放在这块石头上。耶稣在被埋葬之前,在这块石头上被浸满沉香、没药以及圣母玛利亚的泪水。这块石板不大,刚够躺下一个人,石上悬挂着几对硕大的灯台,分别属方济会、希腊正教和亚美尼亚教会所有。

当时耶稣的鲜血渗入了石缝,在石上永久地留下了殷红的石纹,据说上面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轮廓,那就是耶稣的影子被印在了这块石头上。我摸着这块石板,我看见上面的石纹确如血丝交织,红迹斑斑,不禁心中暗暗称奇。我看见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一进门便跪倒在这块石板前,他们不住地抚摸、用嘴亲吻着。因为长年就这样,所以久而久之,在人们的不断抚摸和亲吻下,这块石板看上去也就变得格外得光滑了。

建在耶稣坟墓上面的教堂是“受难之路”的最后一站,也就是第十四站。这个圆顶建筑位于圆形大厅的中央,这就是耶稣圣墓的所在。耶稣的这个坟墓原来是在盘石中凿出来的洞穴里,后来海伦娜皇后修建圣墓大教堂时,令人将墓室与其余的山体隔开,以免其遭受破坏。这个圣墓其实就是一个石洞,极为狭小,不足2米宽。据说这里原本是贵族约瑟夫购买的墓地,当年他因敬仰耶稣而把自己的墓地捐献出来埋葬耶稣,这也应验了《旧约圣经》上的记载,即弥赛亚被害后,一位富人捐出了他的墓地。这一切也是应验了《旧约圣经》上的预言。

根据《圣经》记载,在耶稣下葬3天后人们在距这里不远的大卫王衣冠冢上面的“最后的晚餐”楼两次见到了耶稣显灵,于是便打开圣墓查看,发现里面竟是空的,人们便就此认定耶稣复活了。

~ 胡宝星

2010/5/16

一条蒙福的路

         温牧师(我)张牧师,摄于约旦河

2000年5月20日,我到了美丽的约旦河,我站在了约旦河边。透过那树枝树叶的间隙,依稀可见山中的雾气飘然而至,天顶上那玉石一样可爱的蔚蓝色的天空中,正飘游着朵朵洁白的云彩,朦胧的薄雾与洁白的云朵仿佛正在交融为一体,衬托得约旦河河水流域全然一幅美丽璀璨的立体画面。5月的以色列正在从春季走向夏天,美丽的约旦河谷已经充满了春天的盎然和夏天的激昂,幽静的约旦河已经完全是夏天的模样。我淌着清凉无比,沁人心脾的河水,慢慢走到了在河的中央等候我的张牧师和温牧师。有机会在约旦河接受洗礼,这是何等的福气,耶稣当年也曾在约旦河接受施洗约翰为他洗礼。

此时此刻,我正在接受洗礼。张牧师从北美来到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建立起了华人基督教会。中国的开放政策使得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走出了国门,特拉维夫也汇集了上万的有组织和无组织的中国人。在这个神的国度里,在神的感召下,数以千计的华人走进了张牧师主理的基督教会,在这里他们认识了主,获得了新的生命。每逢崇拜日和团契日,教会里都挤满了黄皮肤的中国人,特拉维夫教会成了中国人在以色列的家,我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温牧师是远道从加拿大来到圣地的牧师。以色列是基督教的发源地,所以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牧者和弟兄姐妹来到以色列,来到特拉维夫基督教会,温牧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洗礼仪式开始了,张牧师把右手托在我的后脑上,然后和温牧师一起把我轻轻地仰面放到约旦河的圣水里,就像当年施洗约翰为耶稣洗礼那样,我的整个人进入了约旦河水里。那一刻,我的整个身子已经沉入了约旦河水里,瞬间,我觉得仿佛天地间一切都变了,我感觉我已经不再是我自己了,我的身心受到了荡涤,脱胎换骨了一般。

这一幕已经离我有十年的时间了,但是却永远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面。后来,我离开了以色列,回到了祖国。几年后,张牧师夫妻二人也离开了以色列,他们去了另一个国家,在那里他们二人又创建了新的华人基督教会,在那里他们一待又是几年。我们从那以后就失去了联系。几年来,我一直在打听他们的消息,他们也一直在打听我的下落。去年的一天,他们走进了我的博客,尽管我用的是网名,但是他们确认这就是我。

我们终于又联系上了,原来,他们已经回到了北美。我们远隔万里,但是心心相依,因为我们在以色列所结下的那种友谊,是决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淡泊的。山河可移,友情永恒,这就是我和张牧师夫妇之间真挚友谊的写照。

2010年的5月10日,张牧师夫妇来到了我的家乡青岛,他们要见见我这个昔日的朋友,他们在以色列曾经带领的,众多归主受洗者中的一位。从谈话中得知,他们夫妻二人又要继续主给他们的托付,把福音传给更多在各地的华人。他们此次的目的地是另一个陌生的国家,找寻在那里的中国同胞们,向他们传递天国的好消息。

我去酒店拜访他们,我们又相聚了,当年帅气的张牧师已经不再年轻,双鬓显然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我们拥抱着,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十年了,我们又见面 了,是神的安排,让我们再次相遇;是神的恩典,让我们相逢在十年后的五月天。岁月如梭,时光荏苒,我们在美丽的地中海海滨特拉维夫离别,又在美丽的黄海之滨青岛重逢,一切仿佛都在梦中。

张牧师夫妇已经离开了青岛,今天离别,何日再相见?我的心充满了不舍,也充满了惆怅。作为福音使者,张牧师和师母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庄稼的主,他们走的是一条蒙福的路,是一条听从耶和华神指引的路。他们的生命已经不再属于他们自己,也不再属于他们的儿子和女儿,他们的一切已经献给了普天下那些渴望新生命的华人,献给了今天的我,还有明天的你。

~ 海星

2010/5/13

以色列惊艳(旅游)

犹太婚礼浪漫飨宴,古城巡礼神秘难忘。

以色列惊艳

撰文/林青桦 静物摄影/江鑫田
摄影/林青桦 Jean-Marc Rosengard

2010/5/7

重逢的盼望 

我亲爱的爸爸逝世已经一个月了。对爸爸有生之年的记忆,至今还一幕幕在我脑海里像电影一样浮现。我爸太爱我了,我也太爱我爸了;真的舍不得他走,可是事与愿违。

我爸是十年前因病得治信主的。当时他的左腿从小腿到大腿都失去了知觉,到过不少医院检查,最后检查的结果是:一切正常。检查过他的医生说:“你们家是不是有很多钱,让这位老人家治好了呢?”医生哪里知道,我家穷得都难以想象。一点也不夸张,是耶稣基督医好他的。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耶稣能使我们的心灵得满足,他也是大能的医生;两千年前他怎样治病,今天他一样能治病。

我家住在安徽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一家人起早贪黑辛苦工作,一年却挣不到几个钱。为了生活我读完初中一年就缀学回家务农,之后到外面打工。在我成家的第二年,我爸腿不能动,我妻子也生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为了给爸和妻子看病,欠人三到四万块钱。这笔钱在那时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压得我一家人喘不过来 气。

我的姑祖母到我家传福音。开始时我不信,我想医生都没办法,信耶稣能行吗?不可能。可是再后来,就像常话所说的:“人的尽头就是神的开头”。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在姑祖母带领下,来到我家为我们祷告。牧师叫我和他们一起祷告。我说:“我不行啊!”牧师说你只要说:“主啊,我们全家都是罪人,救你来救救我们吧!感谢赞美你。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起先我还存着疑惑的心。看到牧师带领弟兄姐妹都一一跪在地上祷告,碍于情面,我也跪在地上开始祷告,恳求天上的父,求他伸出大能的手来,医治我爸和我妻子。

神迹就在这时出现了。已经病倒多时的妻子奇迹般的站起来说:“老三我饿了,我要吃饭。”接着竟连续吃了两碗饭。我看她吃饭吃得那么香,心里难受,说:“孩子的妈,对不起,是我太顽固了。”我激动得流下了感恩的泪,感谢神垂听我们的祷告,神奇的医治使我妻子从病中得痊愈。

送走了牧师和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安顿好妻子休息,走到外面,使我更惊呆的是,我爸竟然骑着自行车在打谷场,面带笑容在那里兜风。我急忙跑过去问:“爸爸您行吗?”他说:“儿子你看,我全好了,没有事了。”亲眼看到这两位至亲的人,因着祷告从病中得医治的事实,能叫我不信主吗?我还敢做个三心两意的基督徒吗?

爸爸去世前一两个月,我给他打电话,他每次都是叮嘱我要常常祷告,凡事谢恩,一定要有信心,不要被外面的世界所占有。爸爸离世回天父家的时候,家人没告诉我们,怕我哥俩在以色列难过。但我心里有感应,觉得不平安,祷告没力量。我往家里打电话。妈妈说:“你是三子吗?你爸刚吃过药睡了,别打扰他。”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忑忐不安的我,打电话给妻子。她说:“这时候是半夜三点多,我很累,明天再讲电话好吗?”我紧接着给三叔打电话。三叔告诉我,爸已经去世,已经入土三天了。我听了以后,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痛哭了一场。

我为他老人家唱了一首歌《送给你远方的亲人》:“我多想见到您哟,远方的亲人。多想见到您可亲的脸庞,听到您说话的声音。……”嫂子告诉我,爸爸去世前,家人围着他,问他有什么事要 交代我们。他不说话,一手按在心上,一手指着天上。我们都明白他的心,意思是我心里有平安,我想回天家。虽然他得的是肺癌,但死的时候一点也不痛苦。儿子告诉我说:“爸爸,爷爷去世时就和睡觉一样。”我相信将来有一天,我会和我爸,我亲爱的爸爸,在天上重逢。

哈利路亚,感谢神,在耶稣里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盼望。
~ cc

2010/5/6

沙丘背后

看到黄土沙,就会让我想起一段“沙丘背后”的回忆。

张牧师初来以色列的时候,北部的王长老,南端的约翰牧师,别是巴的黎牧师,耶路撒冷的芬兰教会已经有华人福音工作,但在中部特拉维夫还没有,于是他就到特拉维夫去。牧师开着车子,连同师母,周末加上几个信主的弟兄,一起去聚会,一起去寻找新的聚会点。

去哪里找中国人开始新的聚会点呢?“仰望天上的十字架”,牧师这么说。意思就是举头望天,看见高空中哪里有一横一竖的塔吊,就下车去问那里有没有中国工人。如果有的话,就向他们打招呼,告诉他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他会下次再来,给他们放录像,和他们一起唱歌,学习圣经。多半的人都会愿意。一个个的查经班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有一次,牧师接到这样一个电话:“牧师,听朋友说你到他们那里带聚会,我们这里也想要有聚会,你能不能来给我们带聚会?”“行啊,请问你们住在哪儿?”“我们住在沙丘背后。”“那是什么地方啊?有街名吗?”“我们不知道街名。告诉你街名也没多大用处,因为我们的驻地离开大路,下了车,往里面走还得走一公里多。牧师,我们就住在沙丘背后。”

“沙丘背后”,到底在什么地方?牧师问了好些人,都不知道这地方在哪里,这说法也真有点笼统,市区以外的沙丘不少啊,到底是哪个沙丘的背后呢?既然有一群在沙丘背后的人发出这样的请求,总不能因为不知道在哪里就算了。于是我们把这件事放在祷告中,切切的祈求。

有一个星期六的傍晚(那时特拉维夫的教会还没有成立),牧师和我们几个人开车在路上走的时候,看见路旁站着几个中国人。牧师在他们身边停下车来,和他们打招呼,问他们想去哪里,要不要载他们一程。他们说:“我们就住在这沙丘的背后。”

我们听了,都彼此对望。这是一条相当繁忙的马路,怎么都看不出沙丘在哪里。星期六是以色列人的安息日,也是工友们的休息日。原来这几个人这一天到特拉维夫玩去了,到了傍晚搭车回家,车子停在大路边,没把他们送到家门口。因为从他们所站的地方,进到他们所住沙丘背后的住处还要走一公里多的路。这是一条车子走起来很颠簸的沙路,一般车子不会愿意开进来。平时工友们在外面下了车,就自行步行回去。偶尔也看见有工友骑着或推着自行车慢慢的走。

进到里面,才知道这里是一个在大路上的人看不见的天地。这里有几十个集装箱改装而成的工友宿舍。除了中国人以外,还住着其他几个国籍的工友。这地方太隐蔽了,它其实离市区不远,但没有人带路的话,是很难找到它的。

我们在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里找到了“沙丘背后”。我们心里都明白,在主里用“偶然”这两个字是不恰当的,这是神听祷告的结果。我们不知道怎么找,神却让我们遇见住在沙丘背后的人,亲自给我们带路。

自此以后的好几年,我们几乎每周都在那里有聚会。集装箱的房子空间很小,我们就在外头空地上,布置起一个可移动的小教会。有大灯,荧幕,投影机,扩音机。热心的信主弟兄们借我们桌子摆放用具,帮我们拉电线。来听道的人,有的搬自己房间的椅子出来坐着,有的蹲着,有的站着。偶尔有外籍工友,不会说中国话,也微笑着站在一边,看来像是信主的弟兄,给我们打气。

在这个沙丘的聚会里,不断有工友听道得救和受洗。特拉维夫教会成立以后,好一段时间,有些人每逢周六崇拜聚会的时候,合资雇了一部小巴士,接他们来聚会,聚会完了再送他们回去。这些信主的弟兄们,好些成了教会的中坚分子。有的在回国以后,在自己家里成立了聚会点。神真是奇妙。好美的一个“偶然”。好可爱的“沙丘背后”的弟兄们,到现在我还记得你们。

暮色渐渐越来越深。“流浪者之歌”、“十五的月亮”、“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主是我力量”……民歌和圣歌,感伤和豪迈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圣经的话语在晚风中解开。在荒凉的沙丘中,有一个千星级(头顶上是没有遮拦的夜空)的教会在聚会。此情此景,我永远不会忘记。
~ cb

2010/5/5

随时的帮助

我的表叔到以色列,到特拉维夫教会很久了;所以我来以色列的第二个星期就到教会,想看看以色列的教会是什么样的。当我来到教会,身在异国他乡的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感到有种爱的气息围绕着我。王师母带我做了决志祷告。

我今年廿二岁,还年轻。在国内的时候我很贪玩,每天玩到半夜才回家。刚开始我像在蜜月期里,每个星期都来教会。后来就不常到教会,几乎是都没来了。像蜜月期过了,觉得外面的世界更让我着迷。这一次我是通过青年团契又一次回到了神的家中。在教会里有一大群熟悉的弟兄姐妹,一起在充满神的爱的大家庭中生活,这是外面的世界不能比的。

以前刚来以色列,不习惯,常常想家,每个月都花好几百谢克的电话费。现 在一个月才花 几十谢克,省了很多,呵呵。虽然到现在为止,我对主的认识还不深,但我还是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最深的体会是:过去我总是骂人说脏话,真是出口成章(脏),嘴里没一句好话。但是现在说出一句脏话心中就会难受,感觉后悔,这应该是圣灵在责备我吧,让我知道我是一位基督徒了,不能再讲脏话了。

上星期我去邮局领工资,在我前面的人都没有领到工资。轮到我的时候,一起干活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没有钱,不用取了。我说既然来了就看看吧。我问服务员说,是不是没有钱啊?可是服务员却说有钱,不但有钱而且还多着呢。我是公司里第一个领到工资的。看着手里的工资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不光是有了钱,更因为我有一位天父。我感觉做神的孩子真好,真有福。他在天上时时看顾着我们,知道我们的需要,是我们随时的帮助。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詩 46:1)
~ 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