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5/6

沙丘背后

看到黄土沙,就会让我想起一段“沙丘背后”的回忆。

张牧师初来以色列的时候,北部的王长老,南端的约翰牧师,别是巴的黎牧师,耶路撒冷的芬兰教会已经有华人福音工作,但在中部特拉维夫还没有,于是他就到特拉维夫去。牧师开着车子,连同师母,周末加上几个信主的弟兄,一起去聚会,一起去寻找新的聚会点。

去哪里找中国人开始新的聚会点呢?“仰望天上的十字架”,牧师这么说。意思就是举头望天,看见高空中哪里有一横一竖的塔吊,就下车去问那里有没有中国工人。如果有的话,就向他们打招呼,告诉他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他会下次再来,给他们放录像,和他们一起唱歌,学习圣经。多半的人都会愿意。一个个的查经班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有一次,牧师接到这样一个电话:“牧师,听朋友说你到他们那里带聚会,我们这里也想要有聚会,你能不能来给我们带聚会?”“行啊,请问你们住在哪儿?”“我们住在沙丘背后。”“那是什么地方啊?有街名吗?”“我们不知道街名。告诉你街名也没多大用处,因为我们的驻地离开大路,下了车,往里面走还得走一公里多。牧师,我们就住在沙丘背后。”

“沙丘背后”,到底在什么地方?牧师问了好些人,都不知道这地方在哪里,这说法也真有点笼统,市区以外的沙丘不少啊,到底是哪个沙丘的背后呢?既然有一群在沙丘背后的人发出这样的请求,总不能因为不知道在哪里就算了。于是我们把这件事放在祷告中,切切的祈求。

有一个星期六的傍晚(那时特拉维夫的教会还没有成立),牧师和我们几个人开车在路上走的时候,看见路旁站着几个中国人。牧师在他们身边停下车来,和他们打招呼,问他们想去哪里,要不要载他们一程。他们说:“我们就住在这沙丘的背后。”

我们听了,都彼此对望。这是一条相当繁忙的马路,怎么都看不出沙丘在哪里。星期六是以色列人的安息日,也是工友们的休息日。原来这几个人这一天到特拉维夫玩去了,到了傍晚搭车回家,车子停在大路边,没把他们送到家门口。因为从他们所站的地方,进到他们所住沙丘背后的住处还要走一公里多的路。这是一条车子走起来很颠簸的沙路,一般车子不会愿意开进来。平时工友们在外面下了车,就自行步行回去。偶尔也看见有工友骑着或推着自行车慢慢的走。

进到里面,才知道这里是一个在大路上的人看不见的天地。这里有几十个集装箱改装而成的工友宿舍。除了中国人以外,还住着其他几个国籍的工友。这地方太隐蔽了,它其实离市区不远,但没有人带路的话,是很难找到它的。

我们在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里找到了“沙丘背后”。我们心里都明白,在主里用“偶然”这两个字是不恰当的,这是神听祷告的结果。我们不知道怎么找,神却让我们遇见住在沙丘背后的人,亲自给我们带路。

自此以后的好几年,我们几乎每周都在那里有聚会。集装箱的房子空间很小,我们就在外头空地上,布置起一个可移动的小教会。有大灯,荧幕,投影机,扩音机。热心的信主弟兄们借我们桌子摆放用具,帮我们拉电线。来听道的人,有的搬自己房间的椅子出来坐着,有的蹲着,有的站着。偶尔有外籍工友,不会说中国话,也微笑着站在一边,看来像是信主的弟兄,给我们打气。

在这个沙丘的聚会里,不断有工友听道得救和受洗。特拉维夫教会成立以后,好一段时间,有些人每逢周六崇拜聚会的时候,合资雇了一部小巴士,接他们来聚会,聚会完了再送他们回去。这些信主的弟兄们,好些成了教会的中坚分子。有的在回国以后,在自己家里成立了聚会点。神真是奇妙。好美的一个“偶然”。好可爱的“沙丘背后”的弟兄们,到现在我还记得你们。

暮色渐渐越来越深。“流浪者之歌”、“十五的月亮”、“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主是我力量”……民歌和圣歌,感伤和豪迈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圣经的话语在晚风中解开。在荒凉的沙丘中,有一个千星级(头顶上是没有遮拦的夜空)的教会在聚会。此情此景,我永远不会忘记。
~ cb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