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山下的客西马尼园有一条通往大祭司家的小路,这条小路是在耶稣时期就有的,当时耶稣被官兵逮捕后,就是从这条小路被带到了大祭司家,大祭司家现在成了一处纪念耶稣的教堂,名字叫“鸡鸣堂”,那是当时耶稣被关押在大祭司的院子里的那个晚上,耶稣的大弟子彼得在鸡叫前三次不敢在人面前承认自己认识耶稣的地方。《马可福音》记载:“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就在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却极力地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
教堂建起来时,人们给它起了名字,就叫做“鸡鸣堂”,估计如果圣彼得在天之灵听到这个教堂的名字时,会感到挺丢人的。其实,我想,这座教堂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它的主要思想就是为了纪念耶稣的预言成为了现实,因为耶稣曾经对彼得说过此话,当时彼得还不相信自己会表现得如此懦弱,直到鸡叫的时候,他才一下子想起了耶稣曾经对他说过的话,由此,他也知道了耶稣是何等样的人。“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哭了。”
尽管,彼得在当时表现得很差劲,但是他后来就改正了错误,他义无反顾地率领着众门徒弟兄们继续着耶稣的事业,他成了耶路撒冷等12个基督教会的领袖人物。彼得一直勇敢地率领使徒们四处传播福音思想,传播基督思想。基督教徒在以色列受到了极其严重的迫害,使徒们被追得四处逃窜,彼得逃到了罗马,但是他被罗马政府逮捕了,罗马政府处他以极刑,彼得被倒着钉死在十字架上!
在鸡鸣堂的北侧,就是那条耶稣被捕时走过的小路,这也是耶稣在耶路撒冷期间每天都经过的一条小路,我走上了这条小路,此时快到正晌午,还是一个晴朗的天气,我找了一个有荫凉的地方,在台阶路面上坐了下来。看着眼前的这条路,我的思想恍如又回到了耶稣时期,我仿佛看到耶稣正在从这条狭路上匆匆走过,我依稀听到耶稣走过时的脚步声。
这条路在耶稣时期是从客西马尼园到耶路撒冷城里的一条捷径,耶稣当年频频来往于橄榄山和耶路撒冷就是必经此路的,耶稣离开加利利到了耶路撒冷以后,每天白天都在圣殿教训人,而每当到了夜晚他都要出城,沿着这条小路到橄榄山去住宿。耶稣在“最后的晚餐”结束后,和他的门徒们来到客西马尼园,在这里他被叛徒犹大领来的官兵捉住后,就是从我所在的这条台阶路被带到大祭司的这座府第的,也就是说这就是当年耶稣经常走过的路。现在,我来到了这条路,来到了这条价值与意义非同一般的小路上。
在耶稣之后,这条路慢慢地就荒芜了,找不到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耶稣,就把这条路又重新挖掘出来,进行了修整,修整好的这条小路依然还是一条不宽的路,因为这条路不通车辆,只是一条人行道,有的路段是台阶的,所以车辆根本就无法在此经过,行人却时而出现,因为这条路既是橄榄山通往耶路撒冷的捷径,又是通往旅游景点鸡鸣堂的道路,于是也就多了一些的繁忙。
正晌午了,此时的千年古路上几乎没有了行人,我从行囊里拿出了面包和火腿肠,坐在台阶上简简单单地吃了一顿午餐。稍事休息,我站起身来,伸展了一下四肢,稍稍活动了一下腿脚,提起自己的行囊,转身朝着身边不远处的鸡鸣堂慢慢走去。
~ 胡宝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