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30

重返以色列(33)(离境)走进马赛克之城

吃过早饭、收拾完了行李,我们离开了希尔顿大酒店,整装出发了。我们离开了红海之滨的旅游小城亚喀巴,赶往著名的马赛克之城马达巴。我们的约旦司机巴萨姆就住在马达巴,他驾驶着豪华的旅游大巴载着我们一行人马直奔他的“家”马达巴。

约旦导游翻译俞舟告诉我们说,马达巴离着亚喀巴有好几百里路远,我们的旅游大巴要跑四个多小时才能赶到那儿,真够远的啊!

约旦的名胜古迹确实有很多很多,约旦旅游部门宣称全国有80万个历史遗迹,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当然,至于有没有80万那么多的历史遗迹遗址,外人谁也说不上来,因为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旷野,地区很分散几天也跑不完。

作为一个弹丸小国,约旦的城市与城市、古迹与古迹的彼此距离却都相隔比较远,我们旅游过程中有相当多的时间都是在路上折腾。从一个景点去往另一个景点的路上经常需要好几个小时,一天的时间下来,我们也就是看那么两三个地方。

我从车窗回望着远去了的亚喀巴,心里很有些不舍,我们在这座红海之滨的小城只待了一个傍晚和一个晚上,有好些地方都没有去看。遗憾还是有的,因为何时再来是未知的。旅游计划就是这样安排的,只能服从不能违约。

红海之滨的亚喀巴城两面环山,一面环海。周边的群山和红海构成了亚喀巴这座海滨之城的天然屏障,因着这里的险峻地理结构,这座城市就取名为亚喀巴,因为“亚喀巴”在阿拉伯语中就是“障碍”的意思。

亚喀巴这座小城的历史非常悠久,罗马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都曾经侵占过这里。当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兴起时,亚喀巴又成为叙利亚、埃及和马格里布地区穆斯林前往麦加朝圣的会合地。

作为连接西奈半岛和阿拉伯地区的一个交通枢纽,亚喀巴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当非洲的好望角那条海路被航海家发现后,亚喀巴港的贸易活动就减少了,后来就逐渐萧条下来了。

亚喀巴湾的珊瑚礁很著名,因为红海的得名就是因着海底的红珊瑚而来,海底大片的红珊瑚将海水映成了红色,所以就片海就被取名为红海。

亚喀巴的珊瑚礁、佩特拉的古迹、瓦迪拉姆山谷的大沙漠,这三项共同构成了约旦旅游的金三角,这三处地方也确实是约旦国最主要的旅游景点。

在去往马达巴的漫长路上,俞舟和他的约旦媳妇轮流为我们介绍这座马赛克之城的情况,通过他们俩的一番讲解,我们对马赛克之城马达巴也算是有了大体上的认识了。

马达巴是一座有着3500年历史的古城城市,历史上饱受了战争的蹂躏。在拜占庭时期,也就是东罗马帝国时期,马达巴变成了这一地区天主教的重点地区。

君士坦丁是东罗马帝国的开朝皇帝,世称君士坦丁大帝。从公元324年起到337年,君士坦丁成为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在位期间,君士坦丁大帝兴建新都君士坦丁堡,促进东罗马帝国的振兴,他做出的改革极大地影响了东罗马帝国,甚至在他死后的200年中,东罗马的军队建制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他当年所创造的军制。

君士坦丁大帝在晚年的时候皈依了基督教,他也是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他颁布的《米兰敕令》承认在罗马帝国所有的地盘里都要宗教信仰自由。根据这部敕令,基督教成为一种合法的、自由的宗教。《米兰敕令》还要求归还先前迫害时期没收的基督教教会的财产,规定星期天为礼拜日。

《米兰敕令》标志着罗马帝国正式结束了对基督教的迫害,在君士坦丁大帝的鼓励下,基督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扩大,在接下来的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基督教从少数人的宗教变成为地球上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在整个罗马帝国占据了统治地位。

君士坦丁大帝被称为欧洲史上最伟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的名次比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和希特勒更高些,尽管他们的名气比君士坦丁大帝要大一些,但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政策具有更为持久的影响。

也就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也就是拜占庭时期,尤其是随着6世纪的到来,马赛克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古罗马帝国辖区的都开始盛行马赛克,在教堂、在公共建筑、甚至在私人家庭里,都可以看到马赛克的踪迹,马赛克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建筑装饰与装潢工艺。

自从君士坦丁大帝将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基督教也传到了约旦,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约旦国。约旦在历史上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其大部分土地曾经是以色列王国当年的半壁江山。自从以色列亡国之后,这片土地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所统治。

到了7世纪的时候,这片土地就被阿拉伯帝国占领。

到了16世纪的时候,又被奥斯曼帝国,也就是土耳其人占领。

马达巴城是一座有着3500年历史的古城,当年是一个非常美丽而且非常富饶的地方,是中东地区有名的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再加上中东一带日渐严重的沙土风化,现在的马达巴已经成为一座沙漠旷野中的孤城。

马达巴是约旦最重要的基督教重鎮,占约旦总人口8%的基督教徒差不多都聚居于这一地区,在这座远离外面世界的古老城市里有着众多的基督教堂,光超过1000年历史的基督教堂就有80多座,堪称基督教的大本营。

在公元4世纪到7世纪之间,马达巴作为繁荣兴盛的基督教会中心,随着马赛克在建筑方面的广泛使用,这里的基督教堂里也开始盛行马赛克的装修装饰,特别是一些基督教的壁画更是广泛采用了马赛克技术。

早在巴比伦人占领时期,就开始出现用小石头创造马赛克这种奇妙的视觉艺术了。

有人说:马赛克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装饰艺术,是用陶瓷、小石头、玻璃等拼接图案,而这种艺术的发源地就在中东大地。

也有人说:马赛克起源于古希腊,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很流行用马赛克来装饰建筑的地板和墙面。

早期的基督教不被认可,教徒们被迫躲在地下室里活动,因为当时的人们多数不认字,于是教会就用马赛克图画来讲述耶稣基督的故事,这也是教堂里的马赛克壁画雏形。

到了拜占庭时期,君士坦丁大帝使基督教合法化并加以推广,基督徒们也从地下走了出来,大量的基督教教堂涌现出来,这些教堂多采用当时最为时髦的马赛克来装饰美化。也就是说,马赛克的黄金时期是随着基督教的发展而兴起的。

马赛克的颜色也越来越丰富,因为早期的马赛克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后来就发展成了彩色马赛克。到了拜占庭时期,马赛克的工艺技术已经达到了巅峰,当年那些拜占庭马赛克制品中的很多经典作品已经被完整地保存到了现在,在马达巴的许多教堂中都可以看到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精美绝伦的马赛克制品。

马达巴这座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马赛克制品种类最多的城市,享有“马赛克之城”的美誉,马赛克镶嵌画散落在该城的几乎所有教堂和民宅中,其中大部分制品已经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了。

马达巴城里所有老房子的地下都能找到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地板,很多马赛克地板被挖掘出来后,就被展示在了城市博物馆里。但有更多马赛克还埋在房屋地下,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因为这是一座马赛克之城。

现存于马达巴这座古老城市里的马赛克制品都有着极大的收藏价值,古老的马赛克制品构思精巧,色彩协调,技术精湛,内容丰富,令人惊叹。这些制品中既有花鸟虫鱼,又有飞禽走兽,既有神话故事,又有狩猎农耕,真可谓绚丽多彩,震撼人心。

古城马达巴已经有3500多年历史了,而真正让马达巴声名远扬的却是一副残缺的马赛克地图。这张地图就在马达巴的一座圣乔治东正教教堂了,就铺设在这座教堂的地面上,也就是说,这幅马赛克古老地图实际上是一张铺设在地面上的地面马赛克。


不要小看了这幅马赛克地图,因为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精美艺术品,也是现存于世的中东地区最古老的地图。这幅地图是把耶路撒冷放在中心位置上,所以一般将其称为巴勒斯坦地图,因为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地区的中心。

这幅铺设在圣.乔治教堂地面上的马赛克地图完成于公元560年,是用200多万片彩石镶嵌而成的,长25米、宽5米,面积达125平方米。该地图覆盖了从埃及到黎巴嫩的广大地区,既完整又准确地标出了公元6世纪的耶路撒冷、亚历山大、以及山川峡谷、村落集镇、海洋和尼罗河三角洲的位置。

马赛克地图上面用古希腊语标注了157个圣经中的地名,标出了《圣经》上提到的几乎所有城市的名称与位置和中东地区的河流与海洋,一共用了200万块马赛克,然而现在只剩下了三分之一,源自于一场空前浩劫的大地震。

公元747年,中东发生了一场一场强烈的大地震,那场大地震几乎毁掉了中东西部地区的一切。

以色列的凯撒利亚倒塌了,埋进了深土里;

约旦的杰拉什罗马古城倒塌了,埋进了深土里;

商业古道佩特拉古城倒塌了,埋进了深土里;

马赛克之城马达巴倒塌了,埋进了深土里;

马达巴的圣.乔治教堂倒塌了,埋进了深土里。

马达巴被大地震摧毁之后,在地下沉睡了一千多年。圣.乔治教堂也在深土里沉睡了一千多年。

1880年,两名意大利东正教教士带领90名来自南部城市卡拉克的阿拉伯基督徒来到马达巴的居。

1896年,基督教徒们开始重建教堂并展开考古研究,他们开始重建圣.乔治教堂,他们在这座教堂的废墟中发现了那幅马赛克地图,这座光辉璀璨的马赛克之城才得以逐渐重见天日。

他们从教堂废墟中挖出了残余的马赛克,经过精心拼图之后,一副残缺不全的中东古老马赛克地图复活了,重新铺设在了新建的教堂地板上。

大地震之前的那座东正教教堂很大很宏伟,现在这座新建起来的教堂是在发现马赛克地图的那个位置上重建的,那个地方是当年那座老教堂的出口处,新建的教堂在其规模上也是小了很多。

四个小时的路程跑完了。我们到达了马达巴,走进了这座有着“马赛克之城”美誉的古老城市里。我们走在大街上,沿着一条不是很宽的马路,走到了那幅马赛克地图的所在地“圣.乔治教堂”。

我们在教堂前面停住了脚步,站在一幅地图前,我看到上面是用英语和阿拉伯语两种文字注明的。我懂英语,自然看得懂。

俞舟为我们讲解这张地图,他告诉我们说这张地图就是教堂里面那张马赛克地图的“现代版”,上面标注了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中东各个主要地区的详细位置。

我们走进了教堂里,站在了这座东正教教堂的大厅里。我们的正前方是主祭坛,有不少的游客正在那里瞻仰、也有的人正在看圣坛前面的地面,我知道人们肯定是在看那张马赛克地图。

因为前面的人比较多,所以我没有往前面挤。我站在了教堂的中间,我的眼前是一根根挂满了壁画的柱子,那些壁画不是马赛克壁画,只是一些普通的基督教绘画,上面基本上都是圣母马利亚抱着耶稣的画和耶稣成年后的画。

我拿起相机拍摄了不少教堂里面的场景,正好前面的人开始减少,我就走到前面去。去看那幅负有盛名的马赛克地图。

我挤上前去,我看到这张当年的马赛克地图确实已经只是残余部分了,因为刚才在教堂的外面已经见到了这张地图的“现代版”。 尽管这只是当年那张马赛克地图的三分之一,但仍然清楚显示出拜占庭时期的巴勒斯坦、埃及、尼罗河、约旦河、死海、皮特拉、耶利哥和耶路撤冷的位置,地域面积西至地中海、南至孟斐斯、北至西顿、东达安曼。

教堂的空间不大,那几根柱子挡住了一些地方,所以拍摄角度很难掌握,更不可能把整个的一幅地图给拍摄下来,只能大题拍摄几个位置。

拍完照片之后,我又用视频把整个地图给拍摄下来,这样一来就完整多了。

这幅马赛克古老地图堪称经典杰作,它不仅是约旦的国之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虽然这幅马赛克地图有缺损,少了三分之二,但仍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因为它反映出了当年中东地区的真实地理风貌。

专家认为,这幅马赛克地图当年是为方便基督教信徒游历圣地而制作的,这张马赛克地图的制作也很精确,至少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制成。

我们离开了圣.乔治教堂,返回到了马达巴的大街上。马达巴,满大街的阿拉伯人。马达巴,满大街的阿拉伯店铺。我们汇入到了人流中。我们走近了马达巴的阿拉伯人。我们走近了一家家的阿拉伯店铺。我们与阿拉伯人互动起来。

作者:胡寶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