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旅游大巴在那个贝都因部落的大院门口停下了车,我们走进了贝都因人的世界里。我在以色列工作过的那一年半时间里曾经多次遇到过贝都因人,但是我从来也没有走进他们那神秘的世界里,今天我终于与贝都因人有了零距离的接触。
走进去之后我们才知道这个贝都因部落大院里几乎没有几个贝都因人,这个大院实际上是一个进入沙漠的中转站,这个大院里的那些贝都因人都是一些身材修长的阿拉伯人,身穿着白色的袍子。这些贝都因人并不是牵着骆驼在沙漠里游牧,而是专门驾驶沙漠吉普载着那些来到瓦迪拉姆山谷的游客进入沙漠深处去游览沙漠景观的,
贝都因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个分支,是一些以氏族部落为群体在沙漠旷野里过着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他们主要分布在中东、西亚、以及北非那些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
“贝都因”是阿拉伯语的译音,意思是荒原上的游牧民。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贝都因人是阿拉伯半岛部落氏族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自从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世界传教的时候,贝都因人都纷纷皈依了伊斯兰教。
因为长期的游牧生活环境所陶冶,贝都因的男人们都很剽悍,外表有着一副颀长的身材,他们既骁勇又顽强,是一些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沙漠人。在皈依了伊斯兰教之后,贝都因人成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以及后来的哈里发政权向外扩张的基本力量。
像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里的阿拉伯人一样,贝都因人也是施行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娶4个妻子。尽管现在一般的贝都因人都是一夫一妻制,但是也确实有一些贝都因人是有好几个老婆的。
约旦导游翻译于舟告诉我们说,现在的阿拉伯人很少有娶四房老婆的,因为阿拉伯世界有个规矩,不管哪个人娶了几个老婆,都必须一视同仁不能有偏心,而且每个老婆都必须拥有相同的住房、必须拥有相同的珠宝、必须拥有相同的“家庭福利”、必须拥有相同的“被临幸权”、必须拥有……。
如此一来,那些没有多少资产的男人基本上没有几个敢去娶那么多的老婆了,虽然阿拉伯男人是世界上最威猛的男人,但是考虑到自己的身家资产,一般人是不大敢动那些念头的,因为一个男人如果给自己最喜欢的那个老婆买了一辆宝马车,那他就必须得给其他的三个老婆各买一辆宝马。
也就是说,无论有两个三个或四个老婆,都没有先来后到这一说,每个妻子的待遇必须是一致的,丈夫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个老婆。
如果男人给一个老婆买了套房子,其他的老婆们也必须给买一套;给一个老婆买个手机,其他的老婆们也必须每人都给买一个;对老婆们的感情付出,理论上讲也应该达到不厚不薄,不能宠着这个,慢待了那几个。
阿拉伯男人在老婆们的身上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也就是一碗水必须要端平了。否则的话,他的其他老婆们完全可以去法院起诉这位做丈夫的不公正,因为《古兰经》上说了:你们可以择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么,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
这也就是说,你既然要多娶老婆,娶两个、三个、四个都行,但是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个老婆。如果你没有那个本事,或者是做不到公平对待每一个老婆的话,干脆老老实实地娶一个老婆就行了。
所以说,现时代的阿拉伯男人们很少有人敢去娶那么多老婆了,尤其是随着阿拉伯人的西方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不少阿拉伯青年对“一夫多妻制”也早就失去了兴趣。年轻人无拘无束、喜欢浪漫、崇尚自由,老婆那么多,哪来的自由可言?
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阿拉伯女孩们也不是以前的那样子了,她们也都是现代派的女青年了。我在中东看到过许多阿拉伯女孩,她们都非常时髦非常漂亮,已经很少能见到那种头上包着白色头巾的女孩子了。相信她们这些现代女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她们有几个人愿意去与别的女人、甚至是不止一个女人来共享一个丈夫呢?
所以呢,现在阿拉伯世界里的那些愿意娶多个妻子的年轻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好像还达不到百分之一的概率。作为阿拉伯人分支的贝都因人同样也是如此,一般人是不会娶那么多老婆的。
阿拉伯世界的一夫四妻制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圣战,那些英勇的阿拉伯军人们先后征服了阿拉伯半岛、波斯、突厥、北非和西班牙,最终建立了横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
但是在圣战结束之后,阿拉伯人的大后方却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寡妇,因为很多将士们都阵亡了,撇下了他们的老婆和孩子。如此一来,阿拉伯世界的男女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男女之间的比例甚至达到了1:7,造成了阿拉伯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阿拉伯世界就开始允许1个男人可以娶4个女人,以便照顾到每一个适龄女人。《古兰经》当初的这个“一夫四妻制”的规定并不是从男尊女卑的角度来允许这种陋习,而是为了照顾到那些可怜的女人们。
我们在这座贝都因人部落里参观了一下,这个院子里有一些很大的帐篷,这些帐篷都是为那些要在瓦迪拉姆山谷过夜的游客们投宿用的,因为帐篷就是贝都因人的房子,他们不盖房子只住帐篷,因为他们贝都因人是游牧民族,永远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住处。
千百年来,贝都因人已经习惯了居住在毛毡帐篷里,这些像军营一样的帐篷的内部其实也是分单间的,那是用布或毡子把帐篷里面分隔成好多单元。贝都因人并不是野蛮人,他们是男女有别的,男女都是分开居住,并不是混居的。
为了躲避沙漠风沙,贝都因人的帐篷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大多数都是安置在岩洞里或悬崖下,瓦迪拉姆山谷里的这个贝都因人部落就是安置在一座山的峭壁下面。
尽管已经到了现代社会,阿拉伯国家的政府们都鼓励和安置贝都因人定居下来,别老是迁徙来迁徙去的。尽管已经被安置在某一个特定地点了,但是贝都因人依然还是普遍保留着自己的部落制度、保留着传统的族长制。
贝都因人对农业生产不太感兴趣,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习惯了在沙漠里游牧放牧,所以他们仍然过着那种原始的游牧放牧生活,却不愿意进城去过现代人的城市生活,要知道贝都因人特别钟情于那种既自由又不受约束的生活。
行侠仗义是贝都因游牧部落衡量每个人道德的标准,为了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贝都因人宁愿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他们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情豪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已经成为贝都因人的个性特征。
另外,尽管各国政府已经将贝都因人安置在某一地点,让他们不要与外面世界太脱节了,但是贝都因人依然不承认部落传统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长之外,他们不愿意服从任何政权的管辖,也不承认任何的政治制度。
贝都因人至今遵循着祖先的生活方式,经常进入阿拉伯沙漠里去放牧游牧,黑色的帐篷和聚集的驼群是他们家园的标志,他们一般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农区边缘地带,依然喜欢过着与世人隔绝的生活。
贝都因人没有纪律、秩序和权威的概念,也没有定居社会所具有的政治组织。他们遵循前人们的习惯恪守着部落的惯例,只要部落人认可的事情,那就是合法的。
在过去那些久远的年代里,贝都因人都是按照季节和固定的路线进行有规律的迁徙,实际上也是放牧他们的牛羊,他们每次的游牧距离一般都是上百上千里路,从来不做短途迁徙。
他们一般都在农业的边缘地带度过最炎热最干旱的季节,他们熟知每一个落脚点的集市日期。我在以色列的南部城市别是巴住了50天,那里有一个阿拉伯市场,就是专门让贝都因人在那里出售他们的畜产品以及贝都因特色的各种物品。
贝都因人也会在当地的集市上采集香料、买他们最常用的椰枣、买吃的粮食、买手工业品等必需品。
每当雨季到来的时候,贝都因人就开始向沙漠深处跋涉,因为沙漠里的水草开始生长了,他们急着去沙漠的深处放牧,赶着他们的牲畜去吃沙漠深处长出来的鲜草。
骆驼对于贝都因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自称是驼民。如果没有骆驼,他们就无法在沙漠里生存下去,因为游牧人的物资运输和货物贸易都要依靠骆驼。就连贝都因部落里的女人出嫁时候的新娘彩礼,也都是以骆驼作为计算单位,部落酋长拥有多少的财富也是以骆驼为计算单位。
贝都因人使用的骆驼是有着“沙漠之舟”美称的单峰驼,这种单峰驼看上去比那种双峰驼要瘦很多,但是其耐渴力却很强,它们可以在沙漠里四、五天不喝水,而且它们奔跑起来的速度很快。现在人们所从事的骆驼赛跑比赛项目,一般用的就是这种单峰驼。
我们的团队离开了贝都因人的部落,在大门外分别上了三辆由贝都因驾驶员驾驶着的沙漠吉普车。我们要出发了!我们要向沙漠进军了!
尽管我已经多次走进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我对中东沙漠也算是比较熟悉了,但这是我第一次乘坐吉普车在沙漠上驰骋。我们欢呼着、我们呐喊着、我们终于闯进了瓦迪拉姆山谷的阿拉伯沙漠。
我坐在中间的那辆沙漠吉普上,我举起相机抓拍着镜头,我们的前面是一片黄色的沙漠,我们驰骋在浩瀚的沙海中。镜头里面的沙漠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一片片起伏的黄沙丘陵景色映入了我的镜头。
阿拉伯大沙漠、瓦迪拉姆山谷、黄沙的海洋、静寂的世界,仿佛是造物主让这片沙漠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沉默着。我的镜头拍摄着眼前的美景,拍摄着那绵绵的黄沙与天际相接,我看不到哪里是沙漠的尽头,也看不到哪里是沙漠的绿洲。
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这里是沙漠的世界,这里也是贝都因人生存的家园。远处那连绵起伏的丘脊线,平滑流畅、犹如一幅美丽的沙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瓦迪拉姆沙漠的深处,天是蓝的,地是黄的,瓦迪拉姆沙漠除了蓝黄两色,再也看不到其他的色彩,尽管色彩有些单调,但是却很美很美。
我们在一片荒寂的沙漠前停了下来,约旦导游翻译于舟告诉我们说,这里就是被称为与外星球最相近的那片沙漠区域,好莱坞的那部大片《火星救援》就是在这个位置取景的,影片里面的火星外景全都是在这个位置拍摄的。
《火星救援》是一部由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险片,是前年,也就是2015年上映的,这也是一部罕见地涉及到了中国的好莱坞大片。《火星救援》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有一支6人组成的火星科考队,他们在火星不幸遇上了一场突发的沙尘暴,于是决定放弃这次考察任务,撤离回地球。
但是在准备撤离的过程中,宇航员马克却被天线击中,航天服被撕破了,人随即就被风暴卷走了,马克与团队失联了。
火星上如此恶劣的天气让大家无法搜救他,而且根据数据显示马可已经死了,因为他的航天服破了,航天服已经失效了。于是,考察队就撤离了火星,马克一个人留在了火星上。
孤身一人留在火星上的马克面临着飞船损毁、补给不足、恶劣环境等重重困难,他必须想方设法在这个荒凉的星球活下来,并一直支撑到有人来救他回地球,根据航天计划总部每4年来一次,这次是他们的第一次火星考察。
他们的任务要4年一次,4年中不会有其他载人飞船光顾火星,所以马克必须在火星熬够4年的时间。他们这次来的计划本来是按照6个人留在火星30天安排的,所以物资储备显然是不够的。
马克很清楚这一切,所以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好不容易回到了他们在火星上的航天基地,但是他所看到的是一片狼藉。马克赶紧检查了一下大本营里有没有吃的,结果发现剩下的口粮吃不了几天。沮丧的马克坐在电脑屏幕前,对着冷冰冰的录像日志记录仪,开始思考人生。
还有4年才能有人再来,总不能在火星上饿死吧?于是,马克就开始种植土豆,这本来就是他来火星的任务。马克天性幽默乐观,而且是个植物学专家,他决定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等到下次火星任务的到来。
土豆倒是有自备的,但是土却要到外面的火星表面上去挖。土豆的生长需要肥料,于是马克就将自己的粪便做肥料。
还有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水。脑瓜子蛮聪明的马克就利用燃烧氢燃料电池的方法来制造水。第一次试验,失败了,氢气爆炸了。第二次试验,成功了。
再说说地球上,他的同伴们都肯定马克已经死掉了,在哀悼完马克之后,他们并没有忘记火星计划,他们可以从地球上观察火星基地的情况,但考虑到马克死在了那里,所以都不敢去拍他们大本营附近影像,因为怕媒体爆料。
一天,一位眼尖的NASA技术员在监看火星大本营时,发现有什么物体在动。他们终于明白了:马克没有死,他还活着,他被抛弃在了火星上。于是地面行动开始了,他们决定调集一切人力物力去火星帮助马克,把他给接回到地球上来。
营救马克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马克用那些种植的土豆让自己活了下来。但是马克是多灾多难的,有一天大本营突然发生了爆炸,马克种植的土豆全部都冻死了,马克陷入了困境。
地球上的同伴们也一直在为营救马克做准备,去往火星的火箭正在赶进度制作。火箭完成之后,因为急着去救马克。也没有对火箭做一些该做的检验,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火箭爆炸了。
火星和地球比较近的时间窗口很短,因为地球是不停转动的,火星也是不闲着的,一旦过了这个时间窗口,再往火星上发射火箭的话,就很难在100天的时间内到达火星了,那样的话马克肯定就饿死了,所以必须尽快找到一个火箭。
也就在这个时候,好莱坞的大亨们让中国出场了,因为中国是火箭的故乡,火箭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神速,也是与火箭分不开的。因此,好莱坞的大亨们就“找”中国来帮忙了。
故事叙述起来很长,反正最后人们把马克从火星上就回去了,我们现在站的这个位置,就是当年马克在“火星”上待过的地方,当年好莱坞的影帝,也就是马克的扮演者马特.达蒙和他的团队人马就是在这片炽热的沙漠上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拍摄时间。
为了与美国长期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同步,美国的影视作品有很多反映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中东主题的情节。但是考虑到经费、考虑到安全等方面的因素,所以美国人的一些描写沙漠的影片一般都不是实地拍摄的,而是选择在阿拉伯国家的“取景大本营”约旦拍摄。
之所以把约旦说成是取景大本营,一是因为约旦是一个局势很稳定的阿拉伯国家,约旦人安居乐业,幸福指数排在阿拉伯世界当中的第六位;二是因为瓦迪拉姆山谷的沙漠是典型的纯沙沙漠,这片沙漠拥有一系列高耸的岩层、悬崖、拱形结构和峡谷,沙漠里那些风化的巨大岩石如同城堡一般,很适合作为外景地来拍摄沙漠题材的电影。
瓦迪拉姆山谷是全球32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的之一,这里有着外星般的地貌,这里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太空迷们向往的圣地。今天,我们走进了瓦迪拉姆山谷,走在了这片黄色的沙漠上,走在了这个遥远的荒寂世界里。
作者:胡寶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