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迦法巷道 |
迦法(Jaffa希伯來語Yaffo),位在耶路撒冷西北35英里,是世界上少數最古老的海港城市之一,根據文獻記載,該城遺跡可追朔到3500~4000年前,歷史上為巴勒斯坦唯一與地中海區域通聯的港口。猶太人相信這個城市是大洪水之後,挪亞的三個兒子之一的亞弗(Japheth)所建,因而命名;希伯來語專家則認為「Yaffo」源於希伯來語的美麗「yofi」,是因為港區環境優美的緣故。
|
约拿大鱼 |
迦法在聖經上稱為「約帕─Joppa」,舊約中有三處提到此地:猶太人從這裏進口利巴嫩香柏樹(cedar)興建所羅門聖殿(歷代志下2:16;以斯拉記3: 7);先知約拿前往「他施」時在此上船,並被大魚所吞(約拿書1~2),現在當地建有一隻可愛的大魚,紀念此神蹟。新約使徒行傳記載,彼得在約帕讓已死亡的女子大比大(Tabitha又叫作多加Dorcas,使9:36-42)復活,當時彼得所住之硝皮匠西門的家仍保留至今。迦法港的聖彼得羅馬公教教堂建在十字軍城堡的廢墟上,此處原本是座修道院兼接待所,1799年拿破崙在迦法登時陸曾暫住在此,1903年重修,是特拉維夫最美的教堂之一,港區內還設有一所大比大英語小學。
|
信心之柱 |
考古顯示迦法原是一座近海約40公尺高的小山丘,水源豐沛視野廣闊,適於築城防禦。迦法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公元前1470年古埃及一封尊崇圖特摩斯(Thutmose)三世法老王佔領迦法的信中,首次提到這個港口,法老王以一個內藏士兵的巨大籃子送給當時迦南地區的統治者而攻下迦法。
迦法在舊約約書亞書中提到是十二支派的但族(Dan)的界地,以色列沿海地區許多地名都有但字,可以看出但族的範圍。大衛王及所羅門王曾統領迦法,並由此地進口從利巴嫩推羅(Tyre)地區的香柏(Cedar)建造第一聖殿,至公元前701年被敘利亞王塞納卻里(Sennacherib)佔領;猶太人馬加比(Maccabean)掀起革命後奪回控制權,以後又成為海盜聚集的基地,羅馬皇帝維士巴先(Vespasian)弭平海賊後在山丘上建立城堡,開始了羅馬的統治期。
|
约帕教堂 |
迦法在第一世紀時期還不為基督教徒所重視,一直到第五世紀才有教堂的興建,十字軍東征後成為耶路撒冷王國的一個郡城。1170年猶太人便雅憫(Benjamin)旅行到迦法,發現當時城裏只有一個猶太染坊工人,1187年阿拉伯英雄薩拉丁征服此地,1192年落於英國的獅心王李察之手,依據旅行家寇外克(Cotwyk)的記載,16世紀末迦法只是廢墟一片。
1948年5月13日以色列建國以前,迦法是巴勒斯坦最大的阿拉伯人城市,人口約在75,000人;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分治計畫中劃屬阿拉伯國,人口降至55,000人;以色列接收時則僅剩4,500人。
|
眺望特拉维夫 |
|
|
|
|
特拉維夫意為“春天之丘”,1909年由一群遷出迦法城外居住的猶太人所建立,迄今剛滿100年。如今已成為以色列第二大城及工商金融中心(本人過去在以色列工作時的辦公室即在此地),並且是購物及娛樂的天堂,像似西方現代化的城市,有小紐約之稱。還有一片長長的海灘,總是擠滿衝浪與滑水的愛好者。
|
约帕港 |
迦法在1949年併入大特拉維夫行政區。今天的迦法規模縮小成為一個漁港及小型風帆停靠港,是個觀光渡假購物的聖地,區內古董店、藝品店林立,外圍還有舊貨市集,並且成為遊客欣賞夕陽與品嘗海鮮的好地方。特別在週五的早晨,旅客、買家磨肩擦踵熱鬧非凡。以色列的觀光手冊上可以看到這樣的宣傳詞「以色列最美麗的家園,20世紀初期以石材堆砌的阿拉伯城…」。現今政府刻意保留石板巷道,也規定住戶外牆及門窗必須保留原來的建材。夕陽西下,步入此城,在迷宮似的巷道中,令人發思古之幽情,追想當年的繁華。
徐俊诚 2010.07.2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