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了“天使报喜堂”的正前方,抬头仰望着这座中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这里曾经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居住的地方。当时,天使长加百利来告诉马利亚说,她将因圣灵感孕,生下一位救世主。
根据《圣经》记载,圣灵感孕的事情经过是这样子的:两千零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耶稣的实际出生日期是在公元前3年),上帝派遣天使长加百利来到拿撒勒这个地方,找到了贫穷的农家姑娘马利亚,把她将要怀上一位救世主的好消息告诉了她。
马利亚哪里敢信啊!她确实是有了一位已经定了亲的未婚夫,名字叫约瑟,但是他们还没有结婚啊!没结婚怎么能怀孕呢?天使长加百利告诉马利亚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
马利亚是大卫王的后代,她对《旧约圣经》中关于弥赛亚将要降临到人间的这件事情也是很清楚的,但是她可万万也没想到竟然是由自己来生下这位救世主,她很有些不知所措,惊恐万分。
这怎么可能呢?这样的大事怎么会临到我头上呢?马利亚真的是不敢相信。可是天使长既然这么说了,那还有假啊?于是,马利亚就赶紧谢恩,对天使长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
按照《圣经》的说法,救世主,也就是弥赛亚将出自于大卫王的后裔中。约瑟和马利亚都是大卫的后代,并且这两个年轻人都是非常正派的人,也是上帝眼中的义人。弥赛亚不可能出自于一个不干不净的人家,就应该出自于约瑟和马利亚这样的家庭。
后来,事情也应验了:童贞女马利亚在伯利恒的一处马厩里生下了耶稣,耶稣生下的那天起,整个人类世界就开始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后来,为了纪念天使报喜这件《圣经》中所记载的传奇事件,在公元3世纪的时候,基督教徒参照当时犹太会堂的样子,在“圣母领报洞”,也就是马利亚当年居住的那栋小房子的上面,建起了一座中等规模的教堂,那也是第一座天使报喜堂。
此后,因为战争乱世,这座教堂相继被破坏几次,又先后重建了几次,加起来一共建起了5座教堂。现今的天使报喜堂是由意大利建筑师基奥瓦尼·穆齐奥设计的,于1969年竣工,这也是当今基督教最神圣的教堂之一。
马利亚在生下耶稣之后,也是历尽了磨难。首先,是大希律王要杀害耶稣,因为他知道耶稣将要做以色列的王,一旦耶稣长大以后,他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住了,所以他要杀掉耶稣。在天使的指引下,约瑟和马利亚抱着刚出生不久的耶稣赶紧出逃,他们跑到埃及去躲了几年。
后来,大希律王死了,天使又把他们引领回来。因为大希律王的儿子们做了分封王,约瑟和马利亚觉得依然不是很安全,于是他们就悄悄地回到了拿撒勒,因为那时的拿撒勒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官府对那里不太上眼。
耶稣跟着父母从埃及逃难回来之后,就一直住在小山村拿撒勒。拿撒勒是一个出木匠的地方,当时的拿撒勒几乎家家户户的男人们都是木匠,直到如今也是这种情况,依然有很多木匠世家居住在这个城市里。
约瑟也是一个木匠,当耶稣在十二岁那年接受了成人礼之后,就跟着父亲(应该称其为养父)约瑟当起了木匠。再后来,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又生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约瑟的五个儿子后来都成了木匠,他们是木匠之家,就像拿撒勒村的其他百姓人家一样。
在30岁之前,耶稣是小小的拿撒勒村里的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木匠,谁也没有去留意这个一直没有结婚的年轻人。犹太人结婚的年龄都不大,可是耶稣一直没有成亲,也没有女朋友,在外人看来,或许是这家人不太富裕,因为他们的父亲老约瑟去世得早,母亲马利亚拉扯着七个孩子勉强度日。
耶稣的四个弟弟在《圣经》中都提到过名字,他们依次是雅各、约西、西门、犹大,而他的两个妹妹却没有提到过名字。在他们的父亲去世之后,作为家中老大的耶稣,自然也就和母亲一道,担负起了家里的重担,他们和拿撒勒其他人家的百姓一样,在贫困的小村庄拿撒勒,过着他们那贫穷的日子。
可是,到了耶稣三十岁的那年,他离家出走了,他独自一人步行去了约旦河。耶稣在约旦河接受了先知约翰的施洗。《圣经》记载说:在耶稣从水中出来的时候,有天使变成鸽子,落在了他的肩上,“耶稣受了洗,立刻从水中上来;忽然,天为他开了,他看见神的灵,好像鸽子降下来,落在他身上;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从此,耶稣变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开始活跃起来,他在加利利湖一带招收了十二个门徒,而且身后还跟随着成千上万的信徒。耶稣领着这帮子人,开始了他的传播天国福音的艰难旅程,加利利的大地上,加利利湖的沿岸地区,到处都留下了耶稣他们的足迹。
但是,耶稣的这些行为却引起了家人的反感,他们觉得耶稣是不是疯了。尤其是耶稣的几个弟弟,觉得自己的大哥变得让他们不认识了,明明是一个小山村的穷木匠,而且和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全家人共同生活了几十年,转眼间他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他怎么能说自己是弥赛亚呢?
耶稣的四个弟弟和两个妹妹都为此很难过,要知道,他们家的情况挺特殊的,父亲老约瑟沉默寡言,一辈子不太和外人打交道,耶稣的身世在拿撒勒这么巴掌大的一个小山村里传得又是风言风语的,很让他们这家人难堪。
耶稣道成肉身,从童贞女马利亚怀胎生产降临于世,为的是来到人间拯救人类。耶稣是弥赛亚,也就是救世主,但是犹太人不相信,他们觉得弥赛亚应该是率领着千军万马前来拯救他们脱离苦海的大统帅,最起码要像大卫王那样,而不是像耶稣这样的一个乡间小木匠。
因为人们的不信,所以也就出现了许多的流言蜚语。很多人认为耶稣是罗马士兵强暴马利亚之后生下的“孽种”,这种可怕的流言,一直到今日在拿撒勒那一带依然还有市场,就像抗战时期的日本鬼子在我们中国洒下了许多的“孽种”,或者是越战时期美国鬼子在越南洒下了许多的“孽种”,人们就是认为这么的一种情况。
当初,尽管约瑟和马利亚已经订婚了,但是还没有迎娶过门,可是,马利亚忽然就怀孕了,这让约瑟始料不及。约瑟是个好青年,他和马利亚根本就没有同过房,可马利亚怎么突然就怀孕了呢?约瑟想不通,他很爱马利亚,但是心里又过不去这道坎,就想偷偷地休了她,为的是不让马利亚太难堪。
正在这时,天使长加百利在梦里向约瑟显现,告诉他马利亚没有背叛他,只是上帝耶和华需要通过马利亚未婚受孕来生下耶稣,因为耶稣来到世上是要当以色列人的王,而以色列人的王必须从犹大支派里出。约瑟和马利亚俩人都是犹大支派的人,是大卫王的后代,而且他们又都是耶和华神所看重的人,完全符合耶和华神所要求的条件,所以就选择了耶稣从马利亚的腹中生出,天经地义!
约瑟知道了这一切,他接受了现实,尽管他的压力很大,因为大家都认为马利亚怀的是一个私生子。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在那样的一种环境,这种流言蜚语对约瑟的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约瑟顶住了压力,他毅然决然地娶过了马利亚,明门正娶地把怀了身孕的马利亚接进了家门。耶稣出生后,约瑟就成了他的肉身父亲。
有关耶稣的凡间父亲约瑟的情况,我与导游欧米有过争执。欧米对我们讲解说:约瑟是耶路撒冷人,是他娶了拿撒勒的女子马利亚。我真有点被他搞糊涂了,我问他:欧米,约瑟应该是拿撒勒人啊,《新约圣经》中也交代过了!
可是欧米却坚持说:Shalom,我们犹太教就是这样认为的,约瑟就是耶路撒冷人,他的家就在耶路撒冷,现在在耶路撒冷还有约瑟的坟墓呢!我问他:那么,欧米,你说,拿撒勒的约瑟教堂是怎么回事?那座教堂不就是建在当年约瑟的那家木匠铺的位置吗?他明明是拿撒勒的一个木匠,怎么可能是耶路撒冷人呢?
欧米很倔强,依然坚持他的犹太教观点,认定了约瑟就是耶路撒冷人,他说:你那是基督教的说法,我们犹太教知道约瑟就是耶路撒冷人。后来我们到了耶路撒冷的时候,欧米又对我说:Shalom,约瑟真是耶路撒冷人,他的墓就在耶稣撒冷。至于约瑟的墓在耶路撒冷的什么地方,他也没说。
我一想,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与犹太教的人斗了好几年,保罗也和犹太教的人斗了30多年,犹太人实在是太固执了,很难说服他们。保罗早就说过了:犹太教的人颈项刚硬,只有等到全世界的人都归向了主,得救了,他们犹太人才能得救。
我一个平凡的中国人,怎能说服得了他们犹太人呢?哈哈!于是,我就把自己写的那本《徜徉在迦南美地》送给了欧米一本。这原本我是要送给我在以色列的朋友们的,只好少送给他们一本了。
我对欧米说:欧米,这是我写的有关你们以色列的一本书,里面有涉及到基督教方面的几篇散文,你可以读读我的这些文章,作为你今后为中国人前来以色列旅游时候介绍基督教的参考书。
还真别说,欧米很高兴地接过了我送他的这本书,并连声道谢。我回国之后,欧米在微信里还说:Shalom,我很喜欢你的这本书,等有时间我会把它都读完。
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我的犹太好哥们儿!
我站在报喜堂的前方、左侧、右侧,在各个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天使报喜堂这座宏伟的教堂。教堂的正面山形墙上有天使、圣母及四福音书作者的雕像。教堂的后面是高高的教堂尖顶,这也是拿撒勒最有代表性的景观,全世界信奉耶稣的人们只要是一看到这个教堂的塔尖,就知道这是拿撒勒的天使报喜教堂。
欧米领着我们停留在了报喜堂的正门前,那是一些铜雕,上面雕刻着一些人物图案。欧米一一指着为我们讲解:天使长加百利报喜讯;约瑟和马利亚去伯利恒、马利亚在那里生下了耶稣;约瑟一家从埃及回到拿撒勒;耶稣跟着养父约瑟学木匠;耶稣在约旦河受洗;耶稣30岁后出来传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
门上的那几幅铜雕图案形象地描述了耶稣一生的经历。
报喜堂教堂分为两层,一楼有做法亊的祭坛、有天使向玛丽亚报喜的“圣母领报洞”,二楼是祈祷教堂。我走进了教堂,走进了一楼。在我的面前是一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画面:向正前方望去,那里就是天使报喜堂的大祭坛,有一个大大的十字架,十字架的前面是一张桌子,上面安放着两大两小四柱大蜡烛,一看那就是大祭坛。
我的眼前不远处,则是围绕“报喜岩洞”修建的瞻仰区,因为当年马利亚居住的那房子很低矮,所以教堂内的中间是个大坑状的瞻仰区。瞻仰区里已经有了许多的各国游客,人们沿着左侧的石阶排队走下去,走到那个灯光通明的岩洞门口。在那洞口的前面,也就是在那坑状的瞻仰区的中央,我看到有一张大供桌,那上面安放着两大两小的四柱大蜡烛。
在那洞门口是一道铁栅门,游人不能入内。那道栅栏门里面就是马利亚当年的住处,游人只能隔着栅栏往里面看。马利亚当年的住处旁边有一幅油画,上面画着天使长加百利来向马利亚报喜讯,告诉她说她被蒙恩了,将要生下人类的救世主。
当时,拿撒勒是一个人口还不到400人的小山村,而马利亚的家是住在村子里的一间小破房子里,现在的天使报喜堂就是建造在马利亚那旧房子的基础上。现在,拿撒勒、耶路撒冷、伯利恒这三座城市都被信奉耶稣的人们视为圣城,是世界各地信奉耶稣的信徒们向往的圣地。
我沿着台阶走了下去,走近了当年马利亚居住的那个地方。马利亚的故居里面,有一左一右两柱点燃着的大蜡烛,放在一张供桌上,看上去显得很是肃穆,也很庄严,让人觉得马利亚依然还住在这个地方,她并没有离开,她在等待儿子耶稣的归来,因为耶稣说,他回来的时候大家都要警醒,他会在夜间回来。
马利亚也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在耶稣死后,她成了耶路撒冷教会的一名普通而又受尊重的会友,她其实早就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凡人,当年,在她与约瑟还未成亲的时候,天使长加百列找到了她,告诉她要未婚成孕,将来生下的儿子要取名叫耶稣,将来要做万国的王。而今,儿子暂时回到了天国,等他再来的时候,将会是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
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之后,他的门徒们遭到了法利赛人的追杀,有的人被投入牢房、有的人被杀害。耶稣的母亲马利亚跟着约翰(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约翰福音》的作者)逃走了。
马利亚跟着约翰逃到了亚细亚最大的城市以弗所,他们定居在了那里。从那以后,马利亚就很少露面了,她默默无闻地生活在以弗所那座海港城市,在约翰的悉心照顾下,马利亚在那里安享晚年,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我沿着瞻仰区另一侧的台阶走到了大祭坛那里。这个大祭坛也是由一道大大的栅栏给维护起来,游客不能入内。我走了过去,用单反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几张大祭坛的照片,留作纪念。
我离开了一楼,一路走着一路拍照,把整个一楼给拍了个遍。我又沿着旋转楼梯走向二楼,建筑设计师利用室外彩色玻璃的阳光影射和楼顶各处的灯光投影,把旋转式楼梯的每一层台阶都照亮了,这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昏暗的地方,也有上帝的圣光与我们同在。耶稣说过: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我慢慢走上了二楼。其实,整个二楼就是一座祈祷教堂,这应该是一座天主教堂。教堂里面已经有了许多的游人。在祈祷教堂的正中央,也就是主圣坛那里,金碧辉煌,一派庄严。主祭坛的背景是一幅很大的壁画,上面显现的是基督教的一些重要事件。
教堂里有不少的人在观看墙上的壁画,我也凑上去看。原来,教堂周围的迴廊上镶嵌着由世界各国教会捐赠的许多幅圣母与圣婴画像,其中还有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喀麦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和墨西哥的马赛克画像。
我还注意到,这些壁画中还有来自加拿大、波兰、葡萄牙的陶瓷作品;有来自阿根廷的壁画;有来自北美的钢银工艺;有来自委内瑞拉的木雕。
我也注意到:墙上的壁画中还有一幅穿着中国古装的仕女图,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基督徒们奉送来的。
总之,在天使报喜堂二楼的这个祈祷教堂的墙壁上,展示的都是各个国家的信徒们根据自己想象中的形象,描绘出来的自己心目中的圣母马利亚,所以画中的马利亚都各有其独特的不同形象,看上去既有趣又庄严肃穆。
天使报喜堂之所以保护得如此好,也是与拿撒勒的氛围分不开的。在拿撒勒这座人口大约有5-6万人的“大城市”里,尽管绝大部分人是阿拉伯人,也就是巴勒斯坦人,但他们当中的40%左右的人,是基督教徒,他们把天使报喜堂视为圣地,是他们这座城市的骄傲。
我随着队伍走出了天使报喜堂。我们走到了拿撒勒的大街上。我们汇入到了拿撒勒大街上的阿拉伯人的人流当中去了。
作者:胡寶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